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机构新闻

巴中“十点十到位”保“瓶”安防未“燃”

巴中市特种设备综合信息网 www.bzstjs.cn 2024年01月24日 来源:中国市场监督报

2023年以来,四川省巴中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开展大整治,坚持“十点十到位”工作措施,打好燃气压力管道检验突击战、气瓶隐患整治攻坚战,治隐患于萌芽,防风险于未然,实现安全“零事故”。

立足民安“制高点”,安排部署到位。“民安”大于天,该局精准部署,多措并举,先后召开安全专题会议6次、工作调度会议3次、成立专项工作班5个,综合督导组6个,建立安全管理机制3个,部署专项整治行动会5次。制发《巴中市2023年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》等文件8个。

找准警示“切入点”, 预警约谈到位。与住建、发展、交通等部门协调联动,运用督查、调度、座谈、通报、约谈等方式,先后召集车用CNG气瓶、工业气瓶、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、气瓶检验单位、城镇公用燃气管道使用单位、长输管道使用单位和采气(油)井等“一把手”开展8次219人次行政约谈,深入研判气瓶和燃气管道安全风险点,定期发布预警提示,共同解决安全问题781个。

排查源头“关键点”,自查自纠到位。限定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自查,全面摸底排查3692.1km燃气压力管道的使用状态、压力级别、安装时间、投入使用时间、检验情况、安全状况等,对排查出的350KM公用压力管道存在的原始资料不齐、超期未检等安全隐患列出清单,建立台账,落实整改措施、闭环整改289处;18家气瓶充装单位围绕“六个问题”自查自纠隐患86起,清理报废液化石油气瓶32012只。

抓住技术“支撑点”,检验提速到位。借助省特检院、市特检所等专业技术优势,依托总局、省局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数据,监察、检验机构提前介入,加快检验进程,提升检验速度,攻坚200多天,于10月30日前完成3692.1km燃气压力管道检验,检验率100%,做到应检尽检。

找准整治“突破点”,信息运用到位。通过大数据分析,排查安全风险隐患,全力推进32家气瓶充装单位进一步升级改造“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”,将16.7万只液化石油气瓶、2.5万余只工业气瓶、1.5万余只车用气瓶数据录入平台,实现“一瓶一码”扫码充装的信息化管理。指导19家公用燃气管道使用企业、3家长输管道使用单位和46家工业管道使用单位将956条3275.3km公用管道、367.15km油气长输管道、49.65km工业管道检验数据及时录入“压力管道检验信息管理”平台。运行平台,定期开展隐患“回头看”,排查疏漏,做到“风险可控可防、隐患可查可治”。

控牢事故“风险点”,督查整改到位。针对液化石油气瓶量大面广,燃气压力管道超期未检、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,紧密结合主题教育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等方式开展督查督导,发出督查通报42起,推动有关单位整改“疑难杂症”43项,督查消除风险点320个。

瞄盯隐患“主攻点”,执法震慑到位。全市系统保持高压严管态势,综合运用“日常+专项+节点”监管模式,紧盯违法充装、设备超期未检等重大风险、重大隐患开展执法检查,查处燃气领域案件8起,停业整顿1家,罚款60余万元,起到了“查处一案、震慑一片”的震慑警示效果。

把握联动“契合点”,部门配合到位。联合发展、住建、交通、应急、消防、公安、商务等部门先后召开联席会议9次,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528条,召回消除隐患CNG车辆681台,查获并移交公安机关假证280个。限期整改消除液化石油气瓶安全隐患126处,消除长输管道及草池、西龛山、五木等油气井场站各类安全隐患50处。12月7日,巴中市政府组织市场监管部门、消防救援支队等13个单位成功举行“2023年巴中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”,验证了综合协调、应急实战能力。

紧盯宣传“落脚点”,培训教育到位。针对特种设备“两个责任”管理规定,抓“企业全员参与”,分行业领域开展专题培训45次,培训企业760家,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,有效推动特种设备“两个责任”落实落地,1318名特种设备安全总监、2094名安全员已全部到岗履职。

夯实机制“基本点”,责任落实到位。充分发挥市特种设备联席办统筹协调职能,建立巴中市特种设备联络互动机制,持续加强部门协调,明确职责分工,定期调度通报,督促32家充装企业落实“两个责任管理规定”,加强风险隐患自查,开展自我安全承诺,形成分兵把守、密切协同、合力攻坚的燃气安全整治格局。(赵飞)